新闻公告

周卫星老师接受华南师大报专访谈三十多年的坚守

【磨砺专题】有志尚者,遂能磨砺,以就素业
[党委宣传部 2012-10-23]
Sune Svanberg,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领军人才、诺贝尔物理学奖10 年评委、瑞典皇家科学院与工程院两院院士。
周卫星,bat365中国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教授。

一所大学,因有了大楼和大师而得以支撑。而大师对于大学的意义,是精神的渗透与诉求。他们打动学生的,除了博学之才,还有经历磨砺之后的人格魅力。

科学的信仰
见到Sune Svanberg时,我们完全看不出他是位69岁的科学家。这位担任诺贝尔奖评委十年的学者,满脸微笑,跟我们亲切地握手,随和地和我们聊起了他的故事。
他用诙谐的中文向我们介绍了实验室。Sune毕生研究物理科学,并向药物、环境、机械、生物等多个领域发展。这位69岁的学者对科研事业有着巨大的热情,他希望“用激光追捕害虫”这个想法能够实施。当我们问他曾经有没有遇到挫折的时候,他说“我每一天都在突破自己,慢慢的就发现自己到达了新的高度。”当困难变得习以为常,成功也就变得那么顺其自然。
Sune与他的妻子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。妻子是研究肿瘤领域的专家。这对科学界的伉俪,四十三年的相濡以沫,守护着科学的土地。“我们每天一起看超过100页的学术论文,涉及医药和物理科学等方面。虽然我们在不同的领域,但可以对它们进行组合。”Sune说,他虽然不了解医学上的一些人,但知道如何倾听医学人士的研究。正因为如此,很多新的灵感会在他们工作中涌现。15年前他被授予医学荣誉博士学位,Sune说这是让他非常自豪的事情:现在我既是一名物理学教授,又是一名医学荣誉博士。他认为,夫妇俩相伴左右,互相扶持,奋斗的道路走得更远。
科学来自创新,而创新的源泉,便是自由的思考空间。Sune的眼里,中国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,从小学到高中没有一刻停歇。但这种学习方式效率很低,思考的时间比较少。“那时候刚来广州,我住在白天鹅宾馆,晚上躺在椅子上看月,可以静静地想一些问题。”所以给予自己自由的思考空间很重要。诺贝尔奖需要的是一个绝妙的想法,埋头苦干的人未必能得奖。冲破思想的牢笼,脱离桎梏,才能创造出全新的科学世界。
“有志尚者,遂能磨砺,以就素业。”Sune说:“这个世界存在很多复杂的问题,吸血鬼般侵蚀这个世界。它们庞大且难以改变。我所能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哲学观点,不卷入其中,爱好和平,让世界更好。”在科研的道路上,我们更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仰,才能越走越远。
Sune Svanberg说,他深受父亲的影响,直到现在都保留着自己做家务的习惯。他说,做的过程即是思维跳动的过程。

三十多年的坚守
“二十多年前搞科研没有现在的设备先进、信息发达,当年为了买一个小小的零件,需要跑遍大江南北寻觅。”周卫星回忆说,“那时没有网络、广告,只能自己亲自去找。但当自己发现了一个新器件、新材料,那种振奋与高兴让人觉得自己无论跑了多少路,一切都值了。”科学研究的道路是痛并快乐着的,有一次他们为了搞一项科研,团队四个人撑了一个星期没睡觉。他们把一块电路板分成四部分,每个人负责一块,最后一起连起来。一个星期内,每个人都很认真地把自己的那部分调好了,然而当他们最后一连起来的时候,竟然什么结果都没有发生。“当时大家很紧张,慌忙地查自己负责的部分出了什么问题。结果查了半天,最后发现根本就没通电,当时大家哈哈大笑起来。”周卫星兴奋的回忆。
周卫星说当年考上大学,能学到自己喜欢的专业特别高兴。那时为了接近仪器设备,拥有更多动手的机会,他经常帮助管理员打扫实验室。“大学就像一个自助餐厅,你到餐厅去,见到美食就放开肚皮吃,一定不会委屈自己;其实学校也一样,实验室、老师同学、图书馆、仪器设备等,这些都是大餐。”周卫星说,“工科的学生一定要多利用这些资源,搞制作要动手,自己画图、焊接,焊好了要调试,每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说明快摸到问题的核心了。”
时光荏苒,如今他已经在这个领域坚守30个年头。“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干的事有兴趣,我不能保证你一定能成功,但你一定一辈子幸福,因为你不会觉得苦,自己的风景只有自己知道。”周卫星总结,他很幸福,因为选择了自己一生愿意付出的事业。 (本报记者 凌志君 陈秀仪 吴丹 曾娜玲 实习记者张逸龙对本文亦有贡献)
数字报链接:http://xiaobao.scnu.edu.cn/Content.aspx?id=5160